【时事观察】朱永彪教授就阿富汗局势接受《CGE会客厅》专访

日期: 2020-11-24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受访者简介

   朱永彪,海南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

   访谈背景

   当地时间11月18日,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阿拉基确认,伊拉克方面已与美国就撤军时间表的问题展开了初步谈判。

   日前,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宣布将减少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部队人数,称这一决定履行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承诺,即在满足保证美国及其盟友安全的条件下,让部队回家。

   该计划将在2021年1月15日之前完成。将把阿富汗的部队人数从4500多人减至2500人,在伊拉克的部队人数从约3000人减至2500人。

   主持人简介

   李熠琢,海南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战略发展部部长。

 

《CGE会客厅》第四十七期

采访时间:2020年11月19日

采访地点:CGE国际交流中心

 

李熠琢:我们了解到撤军是特朗普政府多年诉求,是否说明其中有什么利益关联?

朱永彪:因为这个很简单,特朗普之前就严厉批评过小布什和奥巴马的阿富汗政策,认为在海外作战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也就是在他竞选时,就向选民做出了非常多的承诺,其中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结束阿富汗战争,从阿富汗撤军。上台之后特朗普所有的竞选承诺基本上,或者至少是90%都完成了,这其中包括撤军,所以撤军一直成为他比较纠结的问题。

上台之后,特朗普改变了竞选期间的阿富汗政策,他认识到了阿富汗问题的特殊性,所以当时他不但没有撤军,反而采取了180度大转弯的政策,就是说还要增兵。不对外公布撤军的时间、不对外公布美国驻阿富汗美军的规模。

他这时候开始指责奥巴马阿富汗政策失误,指责奥巴马为美国撤军设定了时间表,他认为这激励了塔利班等反叛势力,还有“基地”组织以及“伊斯兰国”等等,所以他当时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政策,和他原来竞选期间的承诺是180度的大转弯,包括增加了对塔利班的空袭,短时间的空袭量就翻了好几番。但是他的所谓新阿富汗政策执行了大概一年之后,他发现这个政策是有问题的,所以他又180度大转弯又转回去了。

他现在还是要追求兑现他的竞选承诺,可以说是他在撤军问题上“最后的倔强”。这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为他连任,现在连任可能机会非常渺茫了,但是还有下一届大选。现在也有分析指出,他可能参加下一次大选,为此打下基础;第二个方面就是为拜登政府挖坑,撤离极少数的军队在阿富汗,然后拜登政府上来之后,可能面临的情况是哪怕增兵很少,但也是增兵,这样会影响拜登政府在国外的支持度。

一方面继续积累政治资本,一方面给拜登政府挖坑,这可能就是他现在所谓的利益有关联的地方。我这是个人的理解。

 

李熠琢:特朗普这一届的任期为时不多,撤军是否能真正实现?假如实现会按照什么样进程展开?

朱永彪:目前来看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实现全部撤离的。10月份的时候,也就是大选正式开始前,他曾经讲过美军应该在圣诞节前全部回到美国去,引起了很大争议。当时美国军方,包括美国国会参政两院实际上都发表了和他相反的意见。

这一次他再次做出撤离部分军队的决定之后,我们看到美国军方,包括前国防部长,还有参众两院实际上都是一致反对的。北约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从现在大概4500名驻军撤到2500名,可能是军方和特朗普政府的一个妥协,军方可能会采取一系列的延滞或者搁置的方式,等到拜登政府1月份上台,全部撤离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

 

李熠琢:无论撤军进展如何,都会成为拜登政府上台后面对的难题,您觉得他将如何处理?

朱永彪:在拜登和特朗普大选期间的辩论过程中,两个人几乎都没有提及阿富汗问题,所以看来分歧应该不大,我们可以预计即使特朗普不再撤军,拜登上台后采取的政策可能也是小规模驻军,减少美国在海外的用兵成本。再一个减少在阿富汗驻军规模,这是拜登和特朗普比较接近一致的地方。

目前面临一个问题是拜登上台之后,如果继续维持2000 人到2500人的规模,这等于是继成了特朗普政府的遗产,他自己的自主性特征就显现不出来了。

 

李熠琢:既然您提到撤军是美国一个长期的政策,撤军本身是否会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国内政局产生影响?

朱永彪: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阿富汗的国内局势。一方面对阿富汗的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个是阿卜杜拉和加尼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是临时内阁,内阁成员还没有完全的任命;另外一个是阿富汗的内部和谈,本来按照美塔协议,3月10号就应该正式开始了,但是从9月12号开始一直争到现在,过了两个多月了,在这一背景之下,美国撤军会严重影响这两项进程。

另外一方面对于阿富汗内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阿富汗的安全形势。美国进一步撤军的话,会刺激塔利班这种对武力认可的态度,现在塔利班不断地向他的基层战士释放信号是我们把美国打败了,以激励基层战士。

本来1-9月份阿富汗的袭击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9月份当月和10月份,阿富汗的整个安全形势急剧恶化。按照正常情况,入冬以后阿富汗各类安全事件会大幅度下降,等到明年开春展开春季攻势。目前来看阿富汗有冬季攻势的迹象。

 

李熠琢:阿富汗是我们的邻国,撤军带来的阿富汗政局变动是否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朱永彪:这个影响显然是会有的,也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大家都很关心的安全方面,阿富汗安全形势对我们有一些直接和间接的冲击。

间接的它会影响到中亚和巴基斯坦,然后对我们形成间接威胁。另外一个直接的威胁是我们两国的领土直接接壤,有92.45公里的共同边界,但影响比较小,相对来说边界比较窄,不是特别方便恐怖分子还有极端分子通行,再一个我们边境的管控能力是比较强的,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主要是得益于我们自身的安全能力的强大,当然还涉及到另外一个方面,如果阿富汗的安全形势继续恶化,各种极端势力可能会在阿富汗找到生存空间,包括反华的、还有我们国内的一些分裂势力在阿富汗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就会构成比较现实的和长期的威胁,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第三个方面,现在中国的利益实际上是遍及全球的,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会对全世界都产生影响,进而对我们的海外利益产生冲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和北约,包括美国盟友都不愿意彻底放弃阿富汗的一个原因,如果放弃阿富汗不管了,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安全隐患,成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滋生地。

(本文转载自三亚思想节微信公众号)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