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月·第8场】李益斌:欧美恐怖主义新态势与“文明冲突”的再思考

日期: 2020-06-18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欧美恐怖主义新态势与“文明冲突”的再思考

李益斌

   2020年6月17日上午9:00,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首届“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第八场学术讲座如期进行。李益斌副教授在此次讲座中作了题为《欧美恐怖主义新态势与“文明冲突”的再思考》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别志媛主持,校内外300余名师生通过知网直播平台观看了此次讲座。

   李老师本次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于欧美恐袭主体的认知;第二部分为欧美恐袭新态势与主体的“认知偏差”;第三部分为“认知偏差”的直接原因;第四部分为“认知偏差”的根源在于“文明冲突”。

   首先,李老师以“您认为当前欧洲和美国恐怖袭击主要由谁发动?”引出本次讲座的第一部分内容,并对恐怖袭击主体和恐怖主义做了铺垫式的介绍。恐怖主义袭击主体可分为“圣战”恐怖组织、民族分离组织、左翼和无政府恐怖组织、右翼恐怖组织和单一议题的恐怖主义五大类。目前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对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虽未有分歧,但就“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已有共识:行为主体为非国家行为体;抱有某种政治诉求;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手段;针对平民和非武装人员。在认知层面,无论是民众、媒体,还是政府乃至学者,“圣战”恐怖主义无疑最受关注。他们普遍认为,欧美的恐怖主义袭击主要由“圣战”恐怖组织策划和实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第二部分中,李老师围绕欧美恐袭新态势与主体的“认知偏差”展开了论述。李老师基于马里兰大学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围绕2001-2017年欧盟恐袭主体概况、欧盟部分国家恐袭主体概况、2017-2018年美国恐怖袭击主体概况清晰地勾勒了欧美恐袭的新态势:一是进入2001年之后,欧盟民族分离式的恐袭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是在各种恐袭主体的占比上依然保持了多数;二是“圣战”恐袭虽然在难民危机之后急剧上升,但是依然少于民族分离式恐袭;三是特朗普上台后的两年时间里,“圣战”恐袭次数远远低于极右翼恐袭。

   在第三部分中,李老师阐述了社会各界对欧美恐袭主体“认知偏差”产生的直接和具象原因。1. 宗教原因:历史与现实。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这两种异质文明相遇时,客观上衍生了不少冲突。2. 经济危机:就业与移民。2008年的金融危机与次年的欧债危机引发了欧美国家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欧美各国民众将国内政治社会矛盾与混乱归咎于外来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移民的观念尤为严重。3. “圣战”恐怖主义:袭击与伤亡。“圣战”恐袭带来的伤亡人数持续增加,导致民众误以为“圣战”恐怖组织是欧美恐袭事件的策划者和发动者。4. 民族分离势力:谈判与收缩。大部分民族分离组织逐渐放弃暴力行为,转而采取谈判等和平手段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且组织规模日益收缩。5. 传播:互联网与新媒体。相比其他几类恐袭主体,“圣战”恐袭组织擅于利用新媒体增强影响力,传播恐怖理念以及恐惧情绪。

   李老师在第四部分中总结道,社会各界对欧美恐袭主体的“认知偏差”,其根源在于“文明冲突”。1. “文明冲突”被夸大和滥用。这一现象与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一国通常将社会治理困境上升为宗教与文明问题。2. 西方“寻找敌人”和“转移矛盾”。“圣战”恐怖组织被后冷战时期的西方视为头号敌人和战争目标,然而,欧洲的安全形势并未因反恐战争而改善,甚至,美国近年来恐袭事件也出现回潮,“越反越恐”局面凸显。3. 美欧中东战略的“后遗症”。中东一连串政权更替后,民主、和平、稳定并未如期而至,反而成为恐怖主义的孳生地。4. “预言的自我实现”。中国学者李慎之先生于1997年就曾对“文明冲突论”有过预言:“虽然亨廷顿声称冲突并不表明战争,然而他也不排除冲突可能是战争。‘文明的冲突’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Expectation)。”

   在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李老师详细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张少文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