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书评系列之四】《乌兹别克斯坦的外交政策:卡里莫夫时代为承认和自我持存的斗争》

日期: 2019-06-08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编者按】1991年至2016年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冷战结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在处理国际政治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行为逻辑。《乌兹别克斯坦的外交政策:卡里莫夫时代为承认和自我持存的斗争》一书,由导言、乌兹别克斯坦的自助及其支柱、乌兹别克人自助的起源、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德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土耳其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和结论构成。本书对卡里莫夫总统在外交政策领域留下的遗产进行了较为透彻的评估,同时对国际关系角色理论和承认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文献来源】Mariya Y. Omelicheva, “Uzbekistan’s Foreign Policy: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and Self-reliance under Karimov”,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38, No.1, pp.152-154.

【作者简介】贝尔纳多·特莱斯·法赞代罗(Bernardo Teles Fazendeiro),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与卡特伯雷肯特大学任教;玛丽亚·奥梅利切娃(Mariya Y. Omelicheva),美国堪萨斯大学政治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亚欧国家安全和反恐等。

Bernardo Teles Fazendeiro,Uzbekistan’s Foreign Policy: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and Self-reliance under Karimov,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8.
   乌兹别克斯坦的外交政策引起学术界和政界的持续关注。法赞代罗运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理论、承认理论以及寻求自我持存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至2016年的外交政策,并对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域外主要国家的互动开展了全面评估。作者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在处理与中亚国家间关系时,往往基于地缘政治竞争的考虑。不过,与此不同,在处理与中亚域外国家间关系时,乌兹别克斯坦主要遵循基于追求承认与自我持存的行为逻辑。这种行为逻辑,将关注点从结构性因素转移至国家精英偏好层面,并强调乌兹别克斯坦做出独立外交政策选择的能力和自主性。乌兹别克斯坦用特定的角色概念,即基于特定承诺、口号和态度的自我持存努力,使自身能够在国际社会中进行自我定位,并在与其他国家高层的交往中向他们传递较高的规范性期望。
乌兹别克斯坦国际角色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双边关系中寻求国家间地位平等;通过权威政权维持政权与国内秩序的稳定;倡导技术官僚主义而非意识形态的发展;提倡乌兹别克斯坦的精神与道德;国家自给自足与互不依赖。本书进一步运用角色理论,对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美国、德国和土耳其之间的双边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评估。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寻求自我持存的动机,使其与大多数国家间关系出现了波折,并展现出不连贯的特征。不过,包括俄罗斯和美国(特定时期)在内的一些国家能够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互动,逐渐调适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预期之间的差距。整体而言,本书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仅为理解卡里莫夫时代乌兹别克斯坦的对外行为提供了一套新颖的理论视角,而且对理解米尔济约耶夫领导下的乌兹别克斯坦新政府外交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与中亚地区以外的主要国家开展互动时,乌对外行为通常体现出追求国际承认与自我持存的行为动机,而非出于纯粹的地缘政治竞争考虑。(2)寻求承认与自我持存的行为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乌兹别克斯坦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紧张甚至趋于敌对,如乌与土耳其的关系等。不过,由于一些国家如美国(特定时期)和俄罗斯能够迎合与适应乌兹别克斯坦的期望,因而这些国家在部分议题和特定时期与乌兹别克斯坦展开了良好的互动与合作。(3)乌兹别克斯坦自我赋予的主要国际角色包括:在国家间双边关系中寻求地位平等;通过权威主义维持国内秩序稳定;提倡技术官僚主义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发展;倡导乌兹别克斯坦的精神道德;自给自足与互不依赖。(4)在理论层面,本书在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与对话的桥梁。作者通过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所主张的国内政治视角,并结合承认理论与角色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主要阐述了自独立以来至卡里莫夫去世这段时间,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背后所遵循的行为逻辑,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折中与融合,也实现了国际关系理论与政策分析之间的良好衔接。
 
 
校对:陈亚州、王术森
审核:曾向红
标签:
中亚问题
图片新闻
  1. 杨恕教授做关于中亚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
  2. 曹伟副教授应邀参加“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发展”研讨会
  3. 汪金国教授参加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
  4. 我所研究人员参加赴吉、赴乌研修团成果交流会
  5. 我所研究人员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研修活动
  6. 我所研究人员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研究活动
  7.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一行应邀参加第四届传播与边疆治理论坛
  8. 【学术交流】曹伟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新疆治理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 2025年第25期(9月29日-10月5日)
  2.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4期(9月22日-9月28日)
  3.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2期 (9月8日-9月14日)
  4.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 】2025年第21期 (9月1日-9月7日)
  5.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0期(8月25日-8月31日)
  6.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9期(8月18日-8月24日)
  7.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8期(8月11日-8月17日)
  8.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7期(8月4日-8月10日)
  9.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6期 (7月28日-8月3日)
  10.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5期(2025年7月21日-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