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17日,《外交评论》执行主编、外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瑞教授来我所访问交流,并在盘旋路校区医学校区杏林楼第三教室和榆中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分别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带来了“国际问题研究的‘真’‘善’‘美’”、“国际秩序转型和中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两场学术报告,曾向红教授、陈小鼎副教授、周明副教授、马国林博士、高婉妮博士等陪同参加。
在第一场讲座中,陈志瑞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个人学术经历,介绍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工作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先后担任《国际政治研究》、《欧洲研究》、《外交评论》编辑时的奇闻轶事。之后,陈志瑞教授从“真”、“善”、“美”的哲学内涵出发,分别从“美学问题到国际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真”、“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善”、“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美”等几个方面,结合其多年的积累,对国际问题研究中出现“失真”、“伪善”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问题研究的“秀美”与“壮美”进行了个人的解读。然后,陈志瑞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的编辑工作,与同学们分享了国际问题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方面的经验,并指出了“好文章”的几个要素:问题意识、“数据”支撑、叙事、文字意识等。最后,陈志瑞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与在座的各位同学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在第二场讲座中,陈志瑞教授首先结合时政,对中国外交的现实处境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中国当前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加入WTO以及积极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方式较好的融入了国际体系,并且在外交机制上有所创新。但是,中国外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例如中国各方面实力不平衡、大国竞争与信任缺失、领土争端与安全环境、国内政治的外溢与制约等等。在回答“中国外交政策的选择”这个关键问题时,陈教授提出了“平衡实力增长、明确世界观、寻求国际共识、知行合一”的四点意见。讲座接近尾声,陈小鼎副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点评,并且邀请同学们积极的与陈志瑞教授进行互动。互动环节中,面对同学们关于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陈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